——2019年湖南省湘潭市基礎教育研究論文
湘潭市十一中 肖志華
【摘要】書法八字涵蓋四對范疇:入與出,入帖講法度,出帖講創新;笨與巧,學書必下笨功夫,也須掌握一定的技巧;德與藝,書法注重藝術性,更注重德性;雅與俗,書法講求高雅,也須講求通俗。研習書法必須融會貫通,做到久入晚出、笨主巧輔、德藝雙馨、雅俗共賞。
【關鍵詞】入、出、笨、巧、德、藝、雅、俗
人生有八字:年月日時四柱分別對應天干、地支兩個字,就是八個字,叫生辰八字。農業生產有八字: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叫農業八字憲法。我認為,書法也有八字:入、出、笨、巧、德、藝、雅、俗。這八字,對學書者非常重要,必須仔細揣摩、認真領悟,準確把握、不可偏廢,方可循序漸進、日臻妙境。
一、“入”與“出”
(一)入
入,就是入帖、就是臨摹,講規范和法度。它涉及如下兩方面:
1、選帖有講究,先楷后行草?瑫,也叫真書、正書,它發于漢末定型于唐、至宋而定“臺閣體”、至清而定“館閣體”,成為學校書館統一教授的符合政府要求的社會通用書體。對于此前諸體來說,比如甲骨、篆、隸,盡管都有它們的貢獻,但都以楷書用筆為落腳點;對于此外的行書、草書來說,也都以楷書為本體,所以我認為楷書是上溯尋源的依據,是下求其流的基礎,主張學書從楷書起步。既然是起步,只是入手的意思,當然要從此而下,最好還能從此而上。我認同的主張是:一楷書,二行書,三草書,四隸書,五篆書,六甲骨?瑫娘L格,最經典的有四種:顏柳歐趙。選哪一種,就憑個人的喜好。
2、入帖必臨摹,臨帖有方法。臨摹需要看清字的形體結構、間架布局、筆意的輕重疾徐、頓挫抑揚,然后用筆表現出來。臨帖方法依次有六種:一是雙勾法,包括描摹雙勾和對臨雙勾,前者可準確感觸對象的每一個細節,后者會使學習者全神貫注于對象的整體;二是填充法,它是在雙勾出來的點畫中用毛筆蘸墨進行填充書寫,要求盡量做到一次到位;三是空臨法,意即練習者在心里默想或手執毛筆在空中虛寫;四是對臨法,面對字帖進行臨寫,臨帖之前需認真讀帖;五是背臨法,當對臨能做到比較準確無誤時,背對字帖,將對字的感覺臨出;六是意臨法,在非常熟悉字帖特點的情況下,有意識有目的有選擇地對字帖進行臨習,帶有一定的創造性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說臨帖是臨書者理解力和功力的總和。臨帖要堅持讀、摹、臨三結合,讀以得其趣,通過讀將范本中的點、畫、構、勢、結體等特點深深印入腦海中;摹以得其形,字之神韻不能離開結構,在讀的基礎上就要專心致志于字跡中,記準各種字型;臨以得其意,經上兩步的努力,這一步就會如魚得水。
需要指出的是,切忌受“臨帖在求神似而不在求形似”的誤導,自以為是,雖臨而不求其似。必須先務求形似,在形似的基礎上再求神似。
(二)出
出,就是出帖、就是創作,講突破和創新。從入帖到出帖,即從臨摹到創作,一般要經歷如下過程:
1、集字創作。就是創作者根據書寫內容從字帖或書法字典中查找到相應的字,按照原來的寫法,或根據章法的需要略作調整變動而進行創作。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基本上還是某書家書風的原貌,嚴格來說,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作,充其量只能算是復制或拼集,因為它缺少書寫者的審美思想。但它常是初學者由臨摹向創作過渡不可或缺的過程。
2、多元創作。就是以一家書風為主體,另摻入其他元素進行的一種創作。它讓幾種書風和諧地共存于作品,完整體現書寫者的審美需求和審美情感。這種方法需要書寫者具備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對作為主體的書家的書風有扎實的表現能力,二是有廣泛的臨帖面,三是具有較強的融合調控能力。這種方法創作出來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是有出處,但也有自己的想法,而非單純的復制。
3、隱跡創作。就是淡化出處、無跡可尋,我書我法、自然天成的創作。它追求的是外在形式各元素的自然和諧,以及外在形式與內在心性的完美契合。這是書法創作的最高層次,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創作。要達此境,沒長期的積累和高超的文化藝術修養,是不可能達到的。
這里要說明一點,如果不能沉下去,就飄飄然開始“創新”,將貽害無窮。研習書法,繼承八九分,發展一二分,已十分了得。至于那些稍有成就便想立異標新、開宗立派的,最終也多數淪落到了“野狐禪”的地步。當今書壇曇花一現的“才子”、“佳人”何其眾多?大都是耐不住寂寞,功利心太強所致。
二、“笨”與“巧”
(一)笨
笨,是指研習書法必下笨功夫,不可投機取巧。
書法史上有個“筆冢墨池”的典故:書圣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池子里的清水因長期洗筆而被染成了黑色;草圣懷素和尚勤練狂草、棄筆無數,寫壞的筆堆積起來有一座墳丘那么高。
的確,學習書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路上難關重重。想要寫好字,最關鍵的是要有毅力。昔人有言:“一日曝之,十日寒之,雖易生之木,必不活矣。”學習書法也是這樣,不能浮于表面,須沉下來。這就需要毅力。寫字時常常一坐三四個小時不挪地方。這是什么概念呢?好比一動不動坐著擇10斤韭菜,沒用一定的毅力是無法堅持的。練書法要求意念專一,需要清心寡欲。欲寡則心清,心清則神凝,神凝則物我兩忘,自然也就能沉浸于書法藝術特定的氛圍之中。這其中,一個十分要命的所在就是“浮躁”。除臨帖習字外,還要下字外功夫,即讀書讀帖,提高審美情趣,文學、美學、書學、繪畫方面的東西都要讀,諸家法帖也要讀。
在這方面,有很多的名人名言。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胡適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錢鐘書說:“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劉震云說:“在我看來,重復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專家;做重復的事特別專注,你就是大家。就這么簡單。”還說:“大師都是很笨的人。只有很笨的人才肯下苦功,才會堅持不懈登上頂峰,才會十年磨一劍,一劍號江湖。在愚蠢的道路上繼續努力吧!”
“愚論”透露真聰明,笨功夫成就真功夫。
(二)巧
巧,是指研習書法的技巧性。研習書法,并非一味地使笨勁,還必須掌握一些訣竅。書法技巧包括用筆、結構、章法、墨法等方面。
1、用筆。書法的用筆,主要包括筆法、筆力、筆勢、筆意等藝術技巧。①筆法,指用筆的方法。用筆的方法有:起筆、收筆、圓筆、方筆、中鋒、側鋒、露鋒、藏鋒、提按、轉折等。②筆力,指筆畫的內在力量。無論是剛健或柔軟的筆畫線條,在用筆中要表現出有一種內在的力量感。③筆勢,指用筆時所形成的氣勢。筆勢有筆斷而氣勢不斷,點畫形狀雖各不相同,但其勢則渾然一體。④筆意,即筆畫線條所表現的感情、意趣等。這種意趣往往是作者的感情在書法中的流露和表現。
2、結構。漢字是由各種不同的筆畫構成的,筆畫如何組合才能美觀,產生結構的藝術技巧。結構又稱結字、結體或間架。書法的結構往往就文字的結構規律和作者的審美情趣做合適的藝術安排。這些藝術規律有疏密、虛實、欹側、勻稱、和諧、聚散、呼應等。書法的結構是根據這些規律和技巧表現文字的形式美,給觀者以豐富的美感、情趣,借以引起無窮的意境和趣味。
3、章法。章法有大小之別。小章法即一字之內的點畫關系如何布置,或幾字之間怎樣安排。大章法既是通篇字與字、行與行、正文與落款及用印之間的關系謀劃、布置等,它要求一幅作品的字里行間有呼應、顧盼,要協調通暢而有整體感。
章法的組成有如下幾個方面:①形制:即規格,形式如中堂、條幅、對聯、橫幅、斗方、扇面等。②正文:這是作品的主體部分,書寫者要根據字數、字體和形制的不同來決定章法的布局。③行款:即落款,指正文之外的文字。有上、下款和長、短、窮款之別。內容一般為正文出處、書贈對象、時間、書寫原因、跋語等,下款為時間、書者或齋館、名號等。但一般情況極少有全部寫齊的,故以短款、窮款居多?梢曊路ㄐ枰。④鈐印:分姓名印、齋館印、年號印、肖形印、閑印等。形有方、長、圓、橢圓、隨形等。文有白、朱(即陰文、陽文),除姓名印外都可做引首印。即蓋章在第一行第一字下外側為多。姓名印可分姓印與名印,視作品情況用一、二方均可。至于印的大小視款字大小而定。我以為宜小不宜大,絕不可超過款字大小。
4、墨法。墨法也常為書法家所重視,用墨的方法有:濃墨、淡墨、干墨、渴墨、濕墨、枯墨、漲墨等。淡墨,古人作書多不采用,明董其昌愛用淡墨,及到近代便大量采用,并在一字之中,濃淡互用,筆畫之間,彼此滲透產生豐富的意趣。
三、“藝”與“德”
(一)藝
藝,是指書法應體現的藝術性。
書法藝術內涵豐富、博大精深,蘊自然的性靈、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們在學習和欣賞中可以得到審美的享受、哲思的啟迪、心靈的美化。練習書法能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整體修養,養浩然之氣,積淵博之才,得天地靈性,納萬物菁華,妙發靈機,創物我同心的大境。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我國的書法藝術是東方的明珠瑰寶,它不是畫卻有畫的美感,它不是舞蹈卻有舞蹈的節奏,它不是歌卻有歌的旋律”。
書法藝術從本質上來說,是人對生命力的一種體驗和展現,是人主觀精神的流露和表現。當人用審美的目光接受大自然的啟迪,溶于心而化為情,借助書法藝術再現時,已經將自己的情感和人文精神個性化的匯于其中。宗白華先生指出:“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
對于書法藝術是對生命的反映,東晉女書法家衛夫人有過一段精辟有趣的解說:“善用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這骨肉筋力不就是人的生命形態的寫照嗎?
而中國書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和之美”。“中和”之說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在儒家的學說中,中庸是天地萬物的根本規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和的精神體現在書法藝術中,就形成了陰陽和諧,剛柔并濟的自然平和,俊逸灑脫的書法境界。而這種中和之美的和諧境界,正是書者所追求的人生之境界,也是書者極力想要達到的藝術境界,也正是書法藝術之所以傳承千年而愈加發揚光大之魅力所在。
(二)德
德,是指書法所蘊含的德性。書法的德性,古今書法家論述頗多。
西漢的揚雄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書為心畫,謂書法作品是作者的德行、品性、品藻的反映。東漢的趙壹說:“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唐代的柳公權說:“心正則筆正”。
北宋的蘇軾認為:“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 明代的項穆認為:“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跡……。但人心不同,誠如其面,由中發外,書亦云然。”明清之際的傅山認為:“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平原氣在中,毛穎足吞虜。”
清代的劉熙載覺得:“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書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學,如其才,總之,如其人而已。”清代的朱和羹覺得:“書學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二十世紀書壇泰斗沙孟海覺得:“書為心畫,心靈不美怎么能寫出美的字來?”
《弟子規》中也有言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三)德重于藝
德重于藝,歷史上有兩個典型的公案可以佐證。
一是蘇黃米蔡之“蔡”。《360百科》蘇黃米蔡,即"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此四人被認為是最能代表宋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也有學者認為"蔡"應為北宋初年的書法家蔡襄。但就古人十分看重的"年齒"排輩而言,"蔡"若為蔡襄,則"蔡"應當排在"蘇"之前。"蘇、黃、米"皆按年齒排列,作為北宋末年人的蔡京是為"蔡",應當毫無爭議。而后人認為蔡是指蔡襄,是因為蔡京的名聲太臭,導致徽宗亡國,歷史地位無法與前幾位相提并論,故后人更加喜歡認為蔡指蔡襄。臺北故宮紀錄片"翰墨風雅北宋四家"專題中,北京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員金運昌先生在片中也強調了這一說法。
二是王鐸。王鐸在世時有“神筆王鐸”“后王勝先王”“南董北王”等美譽。但是由于降清等事,王鐸被乾隆編入《貳臣傳》乙編,書法與人品被拷問。“忠臣不事二主”是封建政治倫理綱常的底線,“舍生取義”更是孔孟教義的要旨。以中國傳統對官員的評價標準來看,“一臣事過二主”是不可原諒的污點,王鐸好友黃道周、倪元璐的“殉國”更將其推上風口浪尖。“人品如字品”,王鐸降清,書法成就再高,身為“貳臣”的污點永遠洗刷不掉。
四、“雅”與“俗”
(一)雅
書法中的“雅”有兩個層面上的含義,一是作為一種風格的名稱,就像飄逸、雄放、高古一樣。二是作為所有不同風格的書法作品都須具有的一種審美品格,也就是說,不管你是狂放,是冷雋,都必須高雅。
雅作為一種風格,有時會與其他的風格交融在一起,而產生出一些略有不同的風貌,比如古雅、淡雅、典雅等。但是不管這些風貌看上去有多大的區別,它們都有相同的基本特征,即中和平正,不激不勵。它實質上是儒家中庸思想在書法藝術里的一種表現,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態度、處世哲學和美學思想。在書法上,雅被肯定是從唐代開始的,李世民發端,孫過庭加以發揮,南宋姜夔承其余緒,至元趙孟頫,明豐坊、項穆、董其昌而達到極致。
孫過庭說:“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評王羲之書法:“志氣平和,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還主張:“假令眾妙攸歸,務存骨氣,骨氣存矣,而遒潤加之。”孫過庭顯然在追尋著王羲之那種“盡善盡美”(李世民語)的境界,眾美集于一體,既不缺什么,也不突出什么,然后以不激不勵的心態把它們表現出來。這是典型的中庸之道。這種觀點,趙孟頫也是頗為欣賞的,他說:“圓轉如珠,瘦不露筋,肥不沒骨,可云盡善盡美者矣。”他的書法創作也試圖在追求中正平和、肥瘦適中、玉潤珠圓的典雅之美。項穆則從正與奇的關系來闡述他對典雅之美的理解,并進一步發展了趙孟頫“圓轉如珠”的理論主張:“正而無奇,雖莊嚴沉實,恒樸厚而少文。奇而弗正,雖雄爽飛妍,多譎厲而乏雅。”“書有三要:第一要清整,清則點畫不混雜,整則形體不偏邪;第二要溫潤,溫則性清不驕怒,潤則折挫不枯澀;第三要閑雅,閑則運用不矜持,雅則起伏不恣肆。”如果說孫過庭還較為看重骨力,那么由趙孟頫到項穆是越來越脫盡火氣,趨向于溫潤清雅的格調了,到明末的董昌更發展而成為淡雅。
書法是根植于中國土壤的獨特藝術,始于實用,借用形象而走進了藝術之門,使書法不僅成為人們用來記敘和表述思想的實際手段,更用書法來體現文人的才情和學養,使它成為如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所云“象八音之迭起,感會無窮”的藝術。書法的構架、韻律、性情之流露,都體現了現代藝術所追求的內涵。
好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要遵循藝術發展規律,具備精深的藝術功力,富有鮮明的時代精神。書法創作的最高境界應力求用自然的筆墨語言,表達豐厚深遠的意蘊,使作品具有豐富的藝術潛能,讓不同層次的觀賞者都能欣賞。
(二)俗
我這里的所謂書法的“俗”,絕非低俗,亦非庸俗,而是指其必須具有的通俗性。
對于廣大書法學者而言,其肩負的任務不只限于傳承書法、研習書法,更要把所創作的書法讓社會大眾所接受,使大家對書法有必要的了解和應有的認識。任何一門學問,最后總要回歸社會。如果不能回歸社會,它就發揮不了效用。這就涉及書法的大眾化與通俗化問題。
大眾化與通俗化是彼此關聯的。要想真正做到大眾化,書法作品就必須在結構上力求通俗化。這種通俗,是必須在學術和理論的基礎上展開的。我所理解的通俗,是用最淺顯明白的方式,把作品的內涵和意境告訴大家。而創作通俗書法作品,并不意味著降低標準去迎合大眾的口味。相反,應堅持自己的標準,努力將普通讀者對書法的認識水平引導到更高層次上去。這實際上對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絕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
如何才能讓書法大眾化和通俗化?我認為書法可能會有三個走向:一是學術化,二是大眾化和通俗化,三是庸俗化。我們要反思的肯定是庸俗化,沒有思想、理論來支撐的,即使受到追捧,那也不是我們想要的。當然,我們也不能過度追求學術化。傳承好書法,學術和思想是基礎。學術和思想是書法的道,是最核心最內在的東西。呈現書法內容的方式,都只是術。術很重要,但過多地注重術,忽視道,自然而然地就會使大眾化通往庸俗化。所以,真正的大眾化和通俗化,完全是建立在我們把握了思想、把握了理論之后,采取一定的方式把它呈現出來。書法是是一門學問,我們如果不能把經典書法家的思想很好地呈現出來,書法大眾化和通俗化就一定會走向庸俗化。所以,讓書法大眾化和通俗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是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把書法作品創作得通俗易懂,是否會削弱其“含金量”?
書法界似乎存在著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就是只要追求大眾化和通俗化,就不是高雅的了,就不可能有意境的高深;越是看不懂、弄不明的書法,人們反而覺得水平越高。這種觀念導致一些有書論水平的人不愿進行大眾化的創作。將書法作品創作得通俗易懂,也會面對這種質疑。有些人看不慣那些書法創作通俗的人,片面地認為他們沒有理論。不否認存在這樣的人,但不能就此斷定凡是書法創作通俗的人都沒有理論支撐。
書法作為書寫的一門學問,追求的絕不是讓別人看不懂、弄不明。列寧曾經提出的一個著名公式:最高限度的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簡單明了。這對書法來說,也應該適用:最高藝術的書法=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簡單明了。
(三)雅俗共賞
當代著名女書法家周慧珺有一個觀點:“書法在表現形式上要雅俗共賞,為大眾所能接受認可。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優秀的作品。”
雅與俗都是一種形態。書法藝術不是一體性的,它具有多元性、融合性,而“中和”才是極致。它集宇宙之大成,靜中寓動,猶如天空,看似湛藍,其實包含了所有的色彩。二王、宋四家、趙孟頫、董其昌等,經過歷史的考驗,贏得了大量的愛好者,他們的作品均屬雅俗共賞一類,包括書圣王羲之的《蘭亭序》,也非“純高雅”之作。
沒人能說出“極雅”是什么?雅與俗的界限難以準確劃分。“唯美”與“寧丑”兩個極端,都不符合我的口味,就像為人處世,要像儒家的“中庸之道”,符合中國人的傳統思維。
當代書法創作,還是要到豐厚的歷史積淀中追尋和探求;貧w傳統,重溫經典,要成為當下書法藝術創作的主流。在藝術風格上應具有正大氣象,自然、樸素、剛健、清新;在表現形式上要雅俗共賞,為大眾所能接受認可。歷史證明不同朝代得以流傳下來的經典作品,幾乎都是雅俗共賞的,任何承襲偏枝,失其正脈,終究難以為繼。書法畢竟寫出來是給人看的,不是放在家里孤芳自賞的,高雅而又通俗才叫雅俗共賞。
綜上所述,書法八字涵蓋四對范疇,必須融會貫通,做到久入晚出、笨主巧輔、德藝雙馨、雅俗共賞。如此,則登堂入室,達神妙奇巧。
參考文獻:
1、丁彩霞 編著《米芾書法技法》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2、錢曉鳴 主編《歐陽中石讀書法》 中國青年出版社
3、王世國 編著《中國歷代書法家評述》 廣東教育出版社
(責任編輯:網站編輯)
都市網版權及免責聲明:
1. 凡本網注明“來源:都市網或者中國都市新聞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都市網。如轉載,須注明“來源:都市網或者中國都市新聞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都市網或者中國都市新聞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都市網或者中國都市新聞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都市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措施。
4. 都市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5. 基于技術和不可預見的原因而導致的服務中斷,或者因用戶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損失,都市網不負責任。
6.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
7. 聯系郵箱:402198961@qq.com 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
腰部酸痛?腰肌勞損?
這是一個腰痛非老年人專利的時代,十幾歲的少年患上腰肌勞損,二十幾歲的上班族深受腰…

-
湘西散人王一。汗懦
作者題記: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原定飛武漢停留一周再高鐵返洪的計劃擱淺;春運期間…

-
湘西散人王一。汗懦
作者題記: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原定飛武漢停留一周再高鐵返洪的計劃擱淺;春運期間…

-
湘西散人王一。汗懦
作者題記:由于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原定飛武漢停留一周再高鐵返洪的計劃擱淺;春運期間…
免费完整GV片在线播放男男,免费网站看a片无码免费看,男女好痛好深好爽视频一区,欧美重囗味SM群虐视频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